中图分类号:DF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195-01
1、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特征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心发生变化。中国之所以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推行的中心。缘由有两个:一是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而中国实力却不断增强,自然中国也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08年中国GDP为300670亿元,比去年增长9.0%,进出口贸易额为25616亿USD,比去年增长17.8%,借助外资924亿USD,提升23.6%。二是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商品遍布世界,因此针对中国商品的新贸易保护案例势必会有所增多。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爆发。这场危机虽然从美国开始爆发,但范围极广席卷全球。第一是与美国经济的紧密联系极为紧密的欧洲、日本被卷入。第二像中国、印度等新兴的经济体国家,也因为对美国市场的紧急依靠,不可防止的要遭到影响。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广泛开始兴起,各国纷纷颁布有关的保护手段。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场金融危机具备典型的“蝴蝶效应”,通过各种传导机制非常快将亚非拉的不少国家都卷入进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颁布保护贸易的手段,其他国家和区域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升温,这类保护手段的“跟风”现象和报复行为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
2、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外贸的影响
(一)国内的进出口贸易的增速减缓和环境恶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给我经济进步带来了极端影响。从国内的外贸贸易的统计数据来看,从2008年11月份进出口总额出现了自入世以来的初次负增长,此后进出口总额也不断下滑,且下滑的趋势不断加剧。
(二)多国政府提升了对华进口的门槛。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阿根廷增加了自动实行进口许可证规范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规范的名单。与此相应,印度也欲对中国商品设限。假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也加紧对中国出口品实行贸易壁垒,那样中国出口贸易将遭遇更为紧急的冲击。
(三)人民币汇率第三成为焦点。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国内经济持续衰退,失业率不断上升,财政赤字紧急高涨等现象。美国政府认识到这类问题的紧急性,转而攻击人民币汇率规范,借以转移国内民众对其经济日益低迷的不满情绪。使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伴随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以后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攻击的对象。
(四)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不断增加。进一步增多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从发达国家蔓延到进步中国家,国内出口品也将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针对国内出口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不断增多。中国的出口品将遭遇全球的围堵,势必损害“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紧急妨碍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3、金融危机下国内应付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一)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国内作为WTO的成员,应积极参与该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修订。同时,借助有利的多边贸易规则避免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和贸易摩擦,努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的同时,为国内经济增长创造好国际环境。
(二)打造并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进口贸易管理机制。国内应努力督促国内企业加快国际认证工作和相应技术指标的推行,进一步将国内有关贸易规则和标准与国际接轨。对破坏国内环境和资源的进口贸易借助强制方法进行限制。通过对涉及安全、卫生和健康的进口拟定严格的规范等方法,来规范进口贸易的市场准入规范,从而达成同发达国家在贸易纠纷处置上的平等地位。
(三)鼓励企业自主革新以避免贸易壁垒。不少国际贸易壁垒都是针对国内出口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提出的。国内政府应认识到这一问题,积极主张企业树立对商标、专利等常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鼓励企业提升商品水平、科技含量。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加强科技投入和教育扶持,提高基础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成就的转化速度,加快企业实行自主革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增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四)创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加大对国际市场的监测,打造对出口贸易跟踪机制。帮助企业全方位认识和理解各国的技术、环境保护等标准,预防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并在遭遇见反倾销调查时,鼓励企业积极应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寻求外交渠道解决贸易争端。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国际争端日益频繁的形式下,国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要紧用途,在国内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的局面下,也要努力通过外交渠道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突破点。使外交成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有力的方法。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作者介绍:刘研(1981― ),女,吉林长春,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